一二看书网 > 末世东京物语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主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主

推荐阅读:

一二看书网 www.12kanshu.com,最快更新末世东京物语最新章节!

    因为说到耶稣和撒旦这些人物,以及罗马教廷,所以说很自然的能够想起天主教。

    天主教又称为公教,全称为天主教会。明朝末年该教由罗马教会传入中·国,当时信仰的神根据中·国古籍中

    “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的语句译作“天主”,取意为“宇宙真主,主神主人亦主宇宙“;后来新教教派改译为“基督教”以后,成为其在中·国因袭的会号。另作“旧教”。

    也就在差不多的时间,天主教也被传入到了日本这边土地上。

    大约公元1世纪,天主教基于耶稣的生平事迹与主张,由创立教会的耶稣首席宗徒圣伯多禄(彼得)所代表的犹太人,以及将基督信仰化的圣保禄(保罗)所代表的外邦人共融而来;2世纪至4世纪逐渐在罗马帝国宗教化与国教化,形成罗马为中心的罗马天主教,并基本定型于11世纪及16世纪两次基督教大分裂后的天特会议;19世纪及20世纪的第一次、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则总结了过去,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方向。

    截止2010年,全球天主教徒超过12亿,占基督徒总人口的二分之一。除一些泛宗座缺出论、或本土化的小众教会,接受梵蒂冈指导的信徒也是仅次于******教(逊尼派)穆·斯·林的世界第二大政治及文化族群。

    而中·国天主教则作为独立宗教,与中·国基督教并列中国五大宗教,分为自治、自传、自养的中·国天主教爱国会570万信徒,和遵循圣座的罗马天主教中·国教会信徒。

    虽然说,天主教在日本不像佛教发展的那么好。不过也同样没问题的,蹇毅没有统计过具体的在日本的天主教的信徒数,不过呢,作为一个名声不小的教会,而且还嫩而过算上是基督教的子教,所以天主教的信徒在日本也还是很多的。

    当罗马公教与“新教”(英语:protestantism)并提时亦称“旧教”,即第一个千禧年开始的“传承式信仰”与16世纪宗教改革开始的“书面式信仰”。这一概念曾在恢复公教传统的牛津运动提出。

    基督教的信仰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因纳匝肋的耶稣称默西亚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事件,源头可追述到天启一神论宗教始祖亚巴郎,最初系自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基督徒派别,因为他们面向的宣道对象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人,而不在局限于犹太人群体。

    随着耶路撒冷被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故称“罗马公教”。从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初,罗马皇帝一再试图消灭教会,但到最后反倒是整个帝国皈依了教会,宣布罗马公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大公教会这一术语最早见于约公元107年安条克的依纳爵写给士麦拿教会基督徒的《致士麦拿书》,用以劝勉当地基督徒保持与主教的共融,信中写到:

    “教会主教来到何处,哪里就有天主子民”

    (whereverthebishopshallappear,thereetthemultitude)“

    耶稣基督去向何方,哪里就是大公教会”

    (whereverjesuschristis,hurch)。

    2世纪后半叶这一词开始用来表示“正统”“orthodox“,区分教会认为的异端信仰。因为天主教徒认为自身是全方面的真理、是完整的教会,而异端则是片面的将某一道理夸张成真理、是局部的教会。

    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专门用“天主教基督徒”(hristian)来称呼那些遵循同样信仰原则的罗马教宗达玛稣与亚历山大牧首伯多禄。许多其他作家,例如5世纪的耶路撒冷的西里尔与希波的奥斯定将“天主教”(大写“catholic”)进一步统括为“公教”(小写“catholic”)和全体基督徒的“基督教”。学术领域,基督教要晚于天主教成型。

    公元5、6世纪时的日尔曼族入侵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东西教会也随之彻底分裂开来。

    罗马天主教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的权力在天主教会内虽然仍旧很大,但是在欧洲大陆向来联系十分紧密的宗教与政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基督新教的产生而破坏;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天主教向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消长,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改变,造成了对天主教的冲击,东方、西方及后起的第三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危机和挑战,梵二大公会议的各种文献,引导天主教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之途。

    公元1世纪前期,基于犹太民族预言与信仰的受膏者(傅油者)〔希伯来语:????????、默西亚〕,拿撒勒的耶稣(纳匝肋人耶稣)开始在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巴力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及社会活动。

    ]耶稣是一位教育家(拉比)、神学家(宣道士)和医生,他在会堂教育世人知识、宣讲天国福音、医治人们的疾病、替人们消灾弭祸。[后来圣伯多禄(彼得罗斯)与圣安德肋(安得烈亚)兄弟为首的十二人成为耶稣十二门徒,并被委以驱魔的权柄和治病救人、接济世人疾苦、奉献自己的大使命。是为大使命宗徒(使徒),以及教会兴建学校、医院、福利院、养老院等慈善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发端。

    30年代,伯多禄在凯撒利亚认耶稣为基督(默西亚),以及天主(上帝)之子。[相传耶稣将通往天国的钥匙、宽恕与绝罚的权威、高于地狱的权柄神授予了这位最年长的宗徒,并嘱咐他将教会建在磐石上。[30]直到耶稣钉死十字架。

    耶稣死后第三天,伯多禄等耶稣的追随者们见证了耶稣的复活,并在耶稣复活之后四十天见证了耶稣的升天,耶稣升天之后十日,圣神以火舌的形象降临,这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32年,伯多禄成了实际的领导者,并基于耶稣的教诲和生平开始传教,组建了在耶路撒冷的宗教团体。后交由耶稣的兄弟及长老圣雅各伯担任首任耶路撒冷主教。

    60年代,伯多禄赶往罗马帝国首都罗马传教,组织起第5座初代的罗马教会,后遭罗马皇帝尼禄处以十字架刑。相传伯多禄殉道前,要求行刑者将自己倒钉十字架,因为自己不配和耶稣基督同样钉死。是为圣伯多禄十字(圣彼得十字)。伯多禄死后,圣理奴(圣李诺)接任伯多禄,就任第2任罗马大主教。罗马逐渐成为基督徒的中心。

    70年代,耶路撒冷圣殿损毁,犹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犹太教正宗破落;基督徒组成的五大初代教会(五大牧区)成型。包括继承于伯多禄的罗马教会,是为西方教会;安德肋的希腊教会(君士坦丁堡)、雅各伯的犹太教会(耶路撒冷)、玛尔谷的埃及教会(亚历山大)、保禄的安条克教会,是为东方教会。

    约78年,理奴殉道。圣厄拿古肋德(克雷)继任,获得罗马公民权的拉丁公民权,约91年4月26日殉道。圣古肋满(克莱孟一世)继任,相传在101年11月23日(儒略历11月25日)殉道。古肋满在位期间通过《古肋满第一书信》处理了科斯林教会的纠纷。罗马主教逐渐扮演起各地教会的仲裁者。是为教宗制(教宗制)的萌芽。

    进入2世纪,第5任主教圣厄法礼德(立德)建立选举宗教领袖的枢机主教制。第9任圣厄启奴(伊琪)制订神职人员的品级与职权,以及给新生儿洗礼后自动获得“教父母”(代父母)身份的制度。第12任圣所多禄(沙德)提出“非司祭主持的婚礼,为无效”的思想。第14任圣必古德肋(维克托一世)确立拉丁语为罗马教会的官方语言。

    2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罗马教会的拉丁语与东方的希腊语两种礼拜仪式(弥撒)成型,差异也逐渐加剧。154年,第11任主教圣厄拿启德(启德)与伊兹密尔主教圣伯理察仆(坡旅甲),就主日在哪天的问题展开磋商。190年代,必古肋德与伯理察仆经过讨论,提出“不在星期日礼拜者,开除教籍”的声明。

    公元3世纪,随着基督徒的壮大,第15任主教圣哲不理奴(则斐琳)在位期间,关于谁是正统思想与谁是异端思想的争论逐渐加剧,罗马教会疲于应对。第16任主教圣察礼德(加理多一世)时期,因选举制度的不完善,反对派的枢机主教选举出了首任“对立教宗”圣先伯礼德(ππ?λuto?)。圣乌尔巴奴(乌尔班一世)继任后,以前者为正统。

    230年代,第18任主教圣方德阿奴(彭谦)成为首任自动退位让贤的主教。是为荣休制的发端。继任者圣法必阿奴(法比昂),为马尔克·尤里乌斯·菲利普(阿拉伯人菲利普)父子施洗,菲利普成首位基督徒罗马皇帝。结束大规模的受迫害期,继而大力发展********的设施布局、整备罗马的教会组织结构,并设置调查和收集殉道者事迹的信箱。

    240年代,随着新皇帝德基乌斯上台,教会再次遭到镇压,法必阿奴殉道。主教位空缺14个月,在迫害间歇期选出第20任主教圣古尔拿留(科尔乃略),空缺期实际领袖的长老圣诺阿谦奴(novatianus)则成为第二名对立主教。古尔拿留主张神职人员杀人、通奸、背教是大罪,诺阿谦奴则主张人无权审判人、只有末日审判才有审判权。前者得到了神学家西仆理阿奴(cyprianus)的支持,并成为正宗。

    253年,古尔拿留殉道,后6年因帝国的镇压,又换了4任主教。整个250年代合计9年6任;诺阿谦奴历经了2至5任,并著成三位一体论。第22任主教圣思德望(斯德望一世)期间,提出一次洗礼、终身有效、改宗无需重洗,并提高了罗马教会在初代教会的定位。是为首座主教意识的萌芽。第25任主教圣笃修(狄约尼削)继任后,提出“理性的信神”的指导方针,解决了亚历山大的信徒暴乱,并迎来新皇帝加里恩努斯的****。教会合法化。

    268年,笃修病故。是为罗马教会成立200余年的首位非殉道主教。但在新皇帝奥勒良上位后,教会再次遭到镇压。274年10月30日,第26任主教圣腓肋古慈(斐理斯一世)为帮助基督徒躲避迫害而殉道,其支持三位一体和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理论、反对阿里乌斯派(萨莫萨塔人保卢)耶稣非神的教义主张,则成为基督徒的主流思想。教会在皇帝奥勒良死后,重新恢复合法地位。第29任主教玛尔哲礼奴(玛策林)继任后,基督徒大范围地渗透到帝国的各个阶层。

    301年,位于罗马帝国以外的亚美尼亚王国,继承自耶稣十二宗徒圣西满与圣巴尔多禄茂的亚美尼亚教会(亚美尼亚正教会),成为第一个国家宗教。302年,因基督徒反对皇帝崇拜的传统,罗马帝国在新皇帝戴克里先上台后,则以清理异教徒名义,再次展开镇压运动。没收基督徒士兵的武器、没收教会的财产、焚烧圣经,又因为基督徒涉嫌两次在皇宫纵火,加剧了镇压幅度。下发了信教者得死,不信者得生的号令。是为教会史上“最后的大迫害”。(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站推荐:

末世东京物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二看书网只为原作者问情醉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问情醉子并收藏末世东京物语最新章节